Header Ads

給梵因法師的一封信

親愛的法師尊鑑:

您是弟子此生第一個見到的鳳山寺法師。當時的您,從身上透出那股忠誠於師父的堅定氣息,您教我們打坐時,坐在那,靜靜的,嚴肅的,讓我的心也隨之靜下來,讓我仰望,讓我讚嘆

曾幾何時,您變成現在這樣?

廣論告訴我們,不要親近惡友,不要親近惡知識,難到法師您都忘了嗎?常師父,可是您的師父啊!真如上師!也是您的上師啊!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以報,縱使心裡不高興,也不應該這樣自毀師們吧!

法師,我真的好難過,您明明也知道,您在說假話,為什麼您還要這樣下去!
拜託法師,不要再做破壞教法的行為了!
回頭吧,現在回頭還是來的及的!
祈求法師不要再這樣下去了!
再下去就萬劫不復了!

弟子 慧芳 頂禮

*收到同學的文,善知識照貼!

11 則留言:

  1. 我也要對梵因法師說:法師您可能太專心打坐,不知道現在社會的險惡。您被棄昧那幫惡人利用了啦。他們不斷給你很多假資訊,而且故作神秘的弄得像真的一樣,再配合特別打聽出來的你的背景,就成功影響您了。

    您大概還以為自己知道很多"事實"吧?其實那都是專業特務演出來。您知道多年多年以前有部影集叫"虎膽妙算"嗎?就像那樣,他們可以完全針對你的狀況,為你安排一場場逼真的戲碼,直到你被徹底利用了,還一直覺得自己是對的。

    法師,我沒騙你。希望您快點向師父懺悔吧!

    回覆刪除
  2. 心情不好本來就是我們面對衝突之事物的正常反應,但心情不好這件事情他開始持續維繫下去時,顯示我們逐漸把這樣的心情狀態當作日常的習慣了。你開始習慣對許多事情興趣缺缺、對很多事情開始憤世忌俗、對很多事情擁抱著敵意,你甚至認為快樂如同一種罪惡,好像你忘記了那些你該重視的事情,好像你把自己當作一個以憂鬱為常態的個體。

    絕對是因為我們用了某些行為舉止、某些講話方式,某些想法觀念,來創造自己的憂鬱,讓憂鬱能夠持續生生不息,憂鬱也就這樣有自我創造模式。

    【太過於批判的我們】
    我們會對自己太具有批判性,總覺得自己很多事情都做不好,當然我們也會這樣思考別人,總之就是太喜歡批判一切事情,看一切都不太順眼。我們看輕太多事情,看輕很多的嗜好,看輕很多人讓自己快樂的方式,總想著有更好的機會,但卻又很少累積點什麼,專注點什麼,因為起頭都帶有批判,所以很少會堅持下去什麼,沒有堅持的生活,也就很難有建設性的創造,我們也就把一些不怎麼樣的嗜好當成一切都不好的唯一解放方式,因為這些嗜好太容易讓我們持續下去、喝酒、吃藥或是亂買東西等等。怪的是我們通常不會批判不良嗜好,但卻看不慣那些專注於某些看似枯燥乏味的事情的人。太過於批判的我們是自己之所以能一直創造憂鬱的原因之一。

    【太過於喜歡評判別人】
    總喜歡品頭論足,總想要敏感地覺察每個人的細節,總關注別人的內心世界,但不是無條件的關心,而是一種帶有一些階級,一些愛好的評判,因為這種總喜歡認定別人,分類別人的心境,使我們總是會看某些人不爽,看不起某些人,也導致這世界上的人要不就高於自己的標準,要不就是大多數都讓自己瞧不起,一個讓自己一直瞧不起的世界,怎麼會是我們想要活的世界。因為我們用這番眼界創造了自己活著的世界,憂鬱也就是這個世界的主要心情,而焦慮不安是我們處世的尋常狀態。

    【對一切都期望過高】
    我們可能嘗試著追求完美,也這樣說服自己的,不嘗試控制每一件事情,讓期望達成,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但問題在於我們的期望可能總設定的太高,設定的超過自己的能耐太多太多,就因為期待過高,所以我們幫自己打造了一個容易失敗、容易失望的世界。

    【不在乎感恩這件事情】
    不在乎感恩這件事情,也不懂得欣賞生活中的事物,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生活不是只要沒人找你麻煩就是好日子,生活之所以會好,是因為有事情可以讓自己感動,讓自己欣賞、讓自己覺得感恩。我們如果把一切祝福與對自己的好都當成理所當然,那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枯燥乏味的世界,因為一切都沒有心存感激下所產生的悸動,你也讀取不到別人對你的祝福與愛護,你或許還會因此覺得大家處處與你為敵。沒有什麼好感恩的世界,顯然是對自己不好的世界,那憂鬱豈不是正常不過了呢?但事實上因為你不懂得表達感恩、你也把自己能獲取的祝福往自己的世界中向外排除,你還以為自己活得世界太自私,但事實上是你自己太自私,一直沒有看見別人對你的祝福與協助,讓世界成為理所當然,而非處處驚喜的應許之地。

    【不想要面對問題,也不想要創造能解決問題的答案】
    每個人都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多數時候就算沒有,我們也能主動尋求別人的協助,但關鍵就在於,憤怒與不知感恩的態度時常讓我們不想要尋求解決方案。因為你會想著為什麼為要來處理,為什麼不是A,為什麼不是B,就即便是自己錯了,也不想要面對,因為為什麼是我錯,而不是你錯,總之從廣泛的層面來看並非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相處或互動出了問題,總需要大家共同解決,但如果只能責怪,那就沒有解決的可能。回到自身的慾望上,都你覺得什麼事情都是別人的錯,也區分不出來自己能夠改變的是什麼,你或許會被冠上一個逃避的代名詞,而沒有解決方案的世界,憂鬱也就是常態,因為無望的世界是凡事都無法解決的世界。

    【無法寬恕的生活】
    無法寬恕的生活,或說如果原諒了我們就輸了。把許多事情都看作無法原諒,讓我們蓄積憤怒與悲傷,沒有接納的事情,也就沒有包容,你更別想有什麼多元之類的事情。你因為沒辦法寬恕別人,所以很多事情都看起來很惡意,你也不會因此就算了,而是會想辦法去以牙還牙,這就是世界之所以值得憂鬱的地方,因為充滿了冤冤相報,讓人厭惡的自私,與讓人厭惡的互相怪罪。沒有寬恕,也代表自己沒辦法從更高更廣的角度思考彼此的利害關係,那也就代表你很能做一個謙遜謙卑的人,想想看你的世界充滿了可悲與哀傷,是真的因為發生太多不好的事情,還是因為你不懂得謙卑,把許多事情都看作是錯誤,是對自己的虧待,而成就了讓自己憂鬱的世界呢?每有辦法謙遜的看事情,也就看不起很多事情,也就很能把很多事情看作是有趣的事了。

    這個世界確實產生了過多自己無法抗力的元素,導致我們深感心情不佳,憂鬱難受,但又有多少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元素,讓憂鬱成為生活的常態,生生不息,也讓我們持之以恆的用這樣的心境定義我們自己呢?!....

    這是一個簡單的提醒,我們正在創造自己的憂鬱生活,很多時候全靠我們自己...


    節錄自:http://www.pinsoul.com/blog-zh/2017/7/31/1

    回覆刪除

  3. 差點被「負面的人」拖進地獄之人的綜合逃脫術!


    上週在紐約時報有一篇有趣的文章《Turning Negative Thinkers Into Positive Ones》,如何把負面的思考者轉換成正向的。這是多麽常見的煩惱,而非命題,因為我們總是活在負面的思維中,無論有無覺察,總是那麼點煩,那麼點擾人。就像文中開頭題的小故事,有一天有人問作者,「要面對把一個總是負面思考的人啊!」,問問題的人總是在面對自己的父母時,好像掉入負面的深淵,好像相處起來自己被拖向不幸,總是在面對面時讓人極度不愉快。

    什麼是負面的思考呢?負面又好像你總是看見不幸、看見不安、看見不快樂、又看見令人害怕的處境,而總是這樣思考的人,就是那種生命中只能用這些心境狀態形容生活的人。負面思維再平常不過了,有些人常常以負面思維示人,開頭總是擔心、開頭總是對生活的恐懼而非擁抱。有時候你會有點負面,但面對到比你更浸潤在負面思維中的人,你就好像加入魔鬼的陣營一樣,生活只有倒霉與難受可以形容,即便客觀事實下,才沒有那麼嚴重呢!

    所以回到這篇文章的重點,值得慶幸的事情就在這裡,文中有一個隱藏的重點與提醒,那就是負面思考者是有機會轉變成稍微正面一點的,也就是說如果你覺得你生來如此負面,或是總是那麼負面,那稍加透過練習我們每個人都能把生活稍微轉向一點正面,多一點希望、多一點愉悅、多一點幸福、也多一點勇氣。Barbara Fredrickson是知名的正向情緒與心理學家,他花了多年的經歷在探討如何促發個人的正向情緒,以及正向情緒所帶來的各項好處。而關鍵就在於練習。

    說是練習是一個比較好懂的講法,因為這個促發正向情緒的方案,是需要我們持續地、有意識地去累積生活中各式各樣微小到不行正向時刻,可能是一點點讓你會心一笑的對話、與小朋友一點點有趣的互動、別人隨口告訴你的小鼓勵、或是別人無意間願意多聽你說一些的時間給予。想想看你可能每天都有這樣的時刻,就算不是每天,每週都會有一些,當你發現一兩次,下一週你就會多發現兩三次,慢慢的你就會發現帶來正向情緒的活動,會越來越常出現在自己的生活中。或許我們不會時時刻刻運氣都很好,永遠都有一種心境上的繁榮,永遠地遠離憂鬱與與壓力所帶來的困惑與難受,但平衡一點的生活,就研究成果所告訴我們的,對你好、對你身邊的人好,也對你自己的健康與未來好。

    所以懂得正向思考,多數時候是需要我們去學習了,太多心理學的方案透過訓練,來讓我們更懂得感恩、仁慈與人互惠,因為這一且都不是那麼與生俱來,總是需要後天的推波助瀾才能慢慢成形。而懂得一些正向的社會行為與情緒更能為自己的生活帶來一些平衡緩衝的效果,而你的健康與思考都能夠長長久久的持續健全的發展下去。所以正向的思考,不是一種理所當然的事情,你可以把它當成一種心理的求生工具,因為有人這項工具路可以更寬、話可以更擲地有聲、生命得以邁向你心中圓滿的境地。

    另外一個文中重要訊息在於,正向情緒與思維的培養並非一種個人式的活動,大多數正向的情緒效果要達成,需要環境氛圍的營造,你就像一個設計師,透過你的設計思維,透過你正向的經驗擴散與舉動,讓環境變成正向,達到Barbara Fredrickson所稱的『共享的正向性』,讓你心情正向、而身邊人的心情也正向,這樣的好處在於這更像我們所渴望真正的正向,因為你不會陷入一種自己很爽,別人悲慘的狀態。這或許也是因此正向思維的培養總是在提,所謂的仁慈、憐憫、共享與相互關照等觀念,我們得讓正向而非變成『失控的正向思考』。

    文中最中提到一些建議或許可以讓大家思考看看自己容不容易做到,自己是否可以把自己的負面思維轉向正面,或是協助別人從負面思維轉向正面。第一、對別人做好事情;第二、是試著欣賞自己周邊的世界;第三、是嘗試去發展更多人際關係,並且有效地維繫下去;第四、嘗試去學些新東西;第五,選擇去接納自己、自己的缺陷與一切;第五,嘗試練習從失敗中復原、克服與成長;最終,試著學習正念,全心接納與用心地覺察。

    所以當你在考量如何讓身邊的人別那麼負面思考時,你自己可以先這樣做,然後帶著這些方法提醒對方一起去做,或許負面的思考者,或因為你所進的微薄之力而慢慢轉變,當然這裡面有你也被拖下去一起負面思考的風險,所以自己先練習也滿重要。我們的生活總是在正面負面間擺盪,但你渴望多一點正面能量少一點負面能量嗎?即便你開玩笑的說不想,你還是渴望用幽默化解一切,對正向思維的渴望或許是我們的本能,我們生存下去的本能,你能透過這樣兒少一點“地獄”發生在生活中。

    -----

    文章出處: http://www.pinsoul.com/blog-zh/2017/4/10/1

    回覆刪除
  4. 突然發現,我們就是這麼難承認自己的錯誤嗎?

    生活中太多的時刻我們會犯下錯誤,可能是忘記交辦的事情,以至於耽誤到別人了,或是沒有把事情做完整,麻煩到別人了!這種場境的共同特徵,不是都是一種犯錯,而是我們常常在犯錯後,很難承認自己犯錯了。

    常常最糟的狀況是我們因為疏忽導致錯誤,當別人提醒你或是告知你時,你反而無法接受,有點羞愧,但卻又要表現的理直氣壯。反而在這個時候激發你個人的攻擊慾望,你想要狠狠地捍衛自己做錯事情的事實,把這個事實扭轉成都是別人的錯,或是根本沒有錯,或是“是你在意太多”!

    為什麼我們總是有一種心態,就是很難輕易承認自己做錯事情了!是我們總是想像自己的錯誤無法獲得別人的寬恕嗎?以至於我們害怕面對自己的錯誤,還是錯誤代表了個人的缺陷,而缺陷所帶來的不安與困窘,我們總是無法忍受呢?我們確實可以承認我們有這樣的普遍心態存在,就是難以承認自己的錯誤,而這件事情是自然發生於個人生命經驗的,你可能根本無法覺察到你什麼時候學會這樣的心態,你可能很小很小的時候,就曾幹過這樣的事情。當別人指責你時,你死都不認錯。

    無法承認錯誤可以簡單化分成兩個可能的動機,一個是來自於內在的,另一個是來自於對外在關係的影響。面子是我們常考量的原因之一,我們總有一種幻想的形象揭示於別人面前,而這是我們必須要維持的形象,錯誤代表著形象的破滅,因此在考量維護形象與否,以及我們承認錯誤是否能修復這個形象之下,我們對於承認錯誤總會猶豫不決。另外則是信任的問題,當我們考量與別人互動的誠信問題,以及錯誤是否導致信任瓦解時,承認錯誤與否就成了難與取捨的問題,因為我們無法確認承認錯誤是否導致信任下降,或許不承認錯誤保持錯誤的指責是有問題的是一個可以當下解決的方案。不論是承認錯誤或是道歉都是某種型態的承認錯誤,而這超乎我們想像的需要我們在內心接納自己的弱點、以及勇於將事情是否走於正軌的責任一肩扛起。

    每個人都希望被正面的看待,而不希望被看到弱點,任何型態的道歉、或是承認錯誤,都必須克服這種內心的渴望或稱障礙。而扛起一切錯誤的責任,有時候可能比只是道歉來得更難,因為道歉你或許是在想法上承認了錯誤,但承擔責任,更是在行動上也積極地面對錯誤,讓錯誤不至於變成延續的傷害,我們也因扛起責任,而積極的修補受傷的信任關係

    所以如果在面對錯誤的光譜上,我們可能完全不承認錯誤、到承認錯誤並且道歉、再到道歉後更扛起責任做出行動修正錯誤。當然承認錯誤道歉,跟扛起錯誤責任的目的或許有些不同,我們口頭上的歉意或許是表達尊重對方的想法,表示自己的錯誤是如何影響到了別人;但扛起責任則是修補錯誤所帶來的信任損傷,如果錯誤的傷害不解決,兩者之間的關係信任破損也是很難修復的。

    有時候承認錯誤很難,對於特別在意自身形象,比較自我中心的人或是對自己一直存有良好感受的人,這樣的承認錯誤,道歉或是做出修補動作都是困難的。因為你要對方克服承認自己的能力不足或是想法有所缺陷,那就等於要多方修正對自我的看法,那或許多很多人來說都是心理大工程。

    無論如何,犯下錯誤的時候,確實就是造成了對別人的影響,表達歉意是用行動承認對方的內心或實質受傷是正當的,而扛起責任去彌補,則是對於彼此關係的重視,渴望修補互信,延續彼此的關係。如果當你在掙扎著是否要承認自己的錯誤,承認自己的脆弱時,想想看對方是否因你受到影響,而彼此的關係又是否比其小小的自尊來的重要,你或許會了解,承認自己做錯了以及承認自己的脆弱其實是表現出自我堅強的一面。因為你看得更遠更長,心胸更開闊....

    -----

    文章出處: http://www.pinsoul.com/blog-zh/2017/3/23/1

    回覆刪除
  5. 總在想,為什麼你看到的世界那麼黑暗?!..

    意見不合是很常見的,準確的來說,是無時無刻幾乎都會發生的事情。當然很自然的當你發現自己的想法與別人南轅北轍時,你告訴你身邊的人,他們大概都會卻你要從別人的角度思考看看(但當然也很多人會跟你說『不一樣那又如何?管好自己就好了!』)。不同的觀點有時候宛如平行宇宙,你會說我們兩根本是不同世界的人,是的!沒錯,確實是不同世界的人,如果這個世界是由你的心智去建構出來,那不同的背景與認知事情的方式絕對會形成不同的世界體系。

    想法不同時常體現在看件事情的方式不同,觀看是我們認識世界最直接的方式,所以你看到什麼,跟我看到什麼可能都不一樣,我一進門可能是也尋找有沒有認識的人,而你一進門或許可能尋找哪裡有廁所,這就是我們看世界的差異。

    所以在別人的角度想,是什麼意思呢?是不是當對方站在那個位置,看見的事情,我也應該走過去站在那,用相等的高度去看看原來我會看到什麼呢?這是一種譬喻,譬喻如果我們要想通別人的觀點,不僅僅是想而已,也需要我們真的從他的視野去看看到底會發現什麼?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看見書中作家的描繪,總會想去文中所寫的場域看看原來是可以這樣描繪的,或是看見畫家筆下的景物,我是否能到現場看看,他是怎麼用創作形成他對世界的印象。對於意見不合這件事情或許也是,當你發現自己想要的跟別人不同時,你或許可以試著從對方怎麼看見眼前事物的方式去重新走一段他的心智歷程。

    發表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的最新研究,Erle 與Topolinski心理學家,討論著這樣的議題,心理學中的設身處地的著想有一個冷調的說法,稱為觀點取替(perspective-taking),而這篇研究在探索過去這個作為同理心,同情、理解他人基礎的能力,我們會因此得到很多好處,例如跟人更親近,讓人覺得尊重等等,而我們是真的如何去做這樣的事情的,我們要如何觀點取替呢?這篇研究很直接地以我們如何在知覺世界的方式上重建或說是同步別人真實看到的物理結構,來作為觀點取替之所以能進行的基礎。研究中的實驗,都可以發現我們要透過別人的角度去完成某件事情事實上會比較能,也會花比較多時間,但雖然我們損失了效率,再用別人的觀點時,但卻獲得另一個有趣的結果,也就是我們會覺得自己跟那個我們嘗試取替觀點的人更親近。

    更有趣的地方在於,研究發現我們用想的不會有這樣的效果,我們就是要真的站在別人的視角去完成事情,去看事情,才會有所謂的更親近的感覺,或是對別人的要求有所降低。所以我們或許都鼓勵著設身處地,或是同理別人、替別人著想,但從這裡來看,更根本的是,我們無法只靠想像去完成這件事情,你只是坐在桌前去思索為什麼意見不合,你可能無法突破盲點;或許你我需要起身,跟著對方一起真正的『看』事情,從他的視角,從他的眼睛的高度去看,他會如何看見世界的,你或許會發現更多對方世界的真實樣貌,而你內心對於彼此的嚴苛要求也可能降低一些。所以有某個朋友跟我們說,他時常偷偷地做到某個人的座位上,想說到底從他的位置上平常會對什麼敏感,聽到什麼,看到什麼,又不能看到什麼。

    參考文獻:

    Erle, T.M. & Topolinski, S. (2017). The grounded nature of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tak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2(5), 683-695.

    ----

    引自: http://www.pinsoul.com/blog-zh/2017/6/9/1

    回覆刪除
  6. 總想要每個人都喜歡上我、贊同我的決定、認為我好棒?!....

    你是一個勇往直前的人嗎?這個問題的意思是,你在做一件事情時,你會以自己的意志為中心去進行,還是當你回頭想想,你很少這樣。嚴格來說,當你問你身邊的人或是問問自己,每當你做一件事情,小至出門的打扮,大到對於人生方向的抉擇(類似要先工作,還是先念書),有多少時刻你想的不是自己想怎樣,而是想著是別人會怎樣看你做出的決定。我們有一種心境是時常需要獲得別人的認可或是贊同的,這種認可或是贊同不是實質上會發生的,而多是我們想像著“如果我這樣做”,別人應該會比較喜歡的這種心態,這是我們不斷持續關注別人如何想的心態。

    這種心態不必然是不好的,你或許會很在意別人怎麼想的,所以好處是你或許會因為這樣的考量讓自己變得更靠近別人,但壞處是你可能會變得時常問自己:“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為什麼總是在乎別人怎麼想”,“為什麼我無法做自己”,那種面對自己也感到真實所在的心境很難在這種一直尋求別人認可的心態中出現,而總是感到不真實的自己也是我們總是感到生活困頓的根源之一。

    『別人到底怎麼想我的』這件事情,會用跟自己對話的方式一直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中,我們做太多事是在考量,對方喜不喜歡我,看到我會不會很驚豔,聽我說了這些會不會很佩服我,或是覺得我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我們不想要被別人忽略、看輕、也不想要被人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所以真實的生活中,即便我們時常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在我們的內心永遠住著那些圍繞在自己身邊的人,我們把這些人趕出內心,我們會顯得過分自私與自我中心,但我們過分地讓這些人佔據自己的心裡,我們也變得逃避、焦慮不安、依賴、沒有自我主見的人。

    在心理治療中時常討論這樣的主題,『為什麼我們總是渴求別人的認可』。或許是對自己的決策缺乏信心,也或許是過去的人際互動給予自己太少決定事物的機會,也或許是我們被慣習為一個凡事需要權威指示的個體,或許是逃避因為反抗而可能遭遇的負面責怪,也或許再決定事物上的依賴能夠為自己換取更多的注目與疼愛。不論是什麼樣的心境,可以確定的是這種一直渴望獲得別人認可與贊同的心境,著實讓我們無法腳踏在地上,心如懸空般的不安,你很難想更遠的未來,面對當下你也總有一種懸而未決的困惑與難受。

    我們可以想想看一些無法獲得認可的場景,想想看在沒有別人的認可下自己的生活會是如何?你沒想之前,你會直覺式的覺得很恐怖,但充分思考後,你或許會發現當別人不喜歡你時,不代表對你個人的否定,而你依然需要在不被喜歡之下獲得尊重;而即便不被喜歡,日子會因此獲得什麼呢?也或許其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恐怖。再想想看當你沒有獲得認可時,你的未來會如何被影響,你或許以後無法再依賴對方了,你或許無法再獲得過去輕易能獲得讚賞的來源了,但你又因此獲得了什麼,或許你獲得更多自主的決定,以及讓自己更成熟的成長過程,你現在或許會很困擾於沒辦法得到別人的關注,但過了一年半載後,你依然會如此在意嗎?也許也不一定。

    在任何時刻不被認同,其實是應該很稀鬆平常的,你想想看人與人互動總是那麼多衝突,我們有何嘗能夠持續地滿足別人,讓別人覺得讚揚呢?而不被認可我們同要會不爽心情難過,但這也不代表我們就必須犧牲我們持續往前的動力與追求,因為不被認可是多麽稀鬆平常,我們如果要做為一個獨立心境的人,我們也很難避免這件事情。

    心理治療中時常會訓練所謂的肯定或是果斷(assertive),用以克服我們因為過分在心理依賴別人的眼色,而所形成的焦慮與恐懼。堅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意見,有時候需要練習,但堅定地展現自己的目的性,也不代表我們要失去考量別人觀感的心態,而是如何在展現自我與考量別人之中尋求一個平衡狀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也時常會想要學習如何溝通,因為溝通是為了傳遞自己的想法,但溝通也是為了透過多考量別人的狀態來友善地維繫彼此的互動關係,畢竟關係斷掉了,你也很難再傳遞個什麼了!

    ----

    引自: http://www.pinsoul.com/blog-zh/2017/6/13/1

    回覆刪除
  7. 時常正面迎接『傲慢』到不行的一陣風.....

    心理學家David Myers在大思考微解說一書中,與今日心理學雜誌中都專文討論過有關於自私的偏見(Self-Serving Bias)。這個概念根植於一個有趣的研究,他們稱為烏比岡湖效應,或是一種所謂的『高人一等效應』(better-than-average)。而事實是這樣的,當時他們針對八十二萬多人的高中生進行調查,要他們評價自己在學校社交的表現,意外的發現,沒有人自評自己在與人相處的能力上比別人低一等。超過60%的人認為自己是前百分之十的佼佼者,更有25%的人認為自己是前百分之一擅長與人相處的人。認為自己是前百分之一的人竟然高達25%。

    雖然研究只是顯現一個現象,不確定是否每個人都是這樣,但顯然我們很容易自我感覺良好,超過自己想像,我們或許自覺不會特別厲害,但要你跟同儕相比你顯然會想要自己更厲害,聰明、長得好看,更有德性都是我們希望贏別人的面向。如果你說自己是一個在聰明程度、好看程度、理性程度、有愛心程度、跟健康程度都比一般人更好更優秀,那顯然你身邊的人一定會覺得你實在太自我感覺良好了,實在太自以為是了,實在想太多了。

    這種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的傾向,甚至會在你與別人共事的時候發生,你時常也會覺得自己的貢獻度比別人大,你狠不得自己是領導者,帶領大家突破常態;當然你也有可能已經是領導者了,所以你會覺得別人都好廢,要不就是拖累你,要不就是讓你速度變慢了!

    這種自私的偏見,它時常不僅僅是一種偏見而已,更是一種我們對待別人時會使用的框架。也因為你覺得你比別人稍微優秀,你比別人稍微懂得多,當你做錯事的時候,你會瘋狂的自我辯解,而缺乏檢討,而你也會驕傲地看清別人推薦給你的東西,然後用輕浮地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有趣事物。你的幽默感是選擇性的,你覺得自己所創造的機會才值得用幽默以對,那些別人提出的東西要不就俗到不行,要不就是落後你遠見太多。講到這邊整個人都傲慢了起來了。

    自私的偏見或許是我們之所以傲慢的基礎。因為透過這樣的自我知覺得特性,我們再透過社會比較(與別人相互比較)後所形成的自我認同有時候會帶有這種『自己比較好』的偏見。當然不是每個人的『高人一等效應』都會轉變成為傲慢的態度,因為傲慢總有一種說不出的背後動機,超乎只是覺得自己比別人好。傲慢是一種人際上的互動,是奠基在這種『高人一等效應』的想法上,但卻又想用某些態度、話語或行為讓別人知道我就是這麼『高人一等』。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傲慢是一種類似於在人際相處上你想要用什麼樣的框框去進行的選擇,你可以傲慢的表現高人一等,你當然也可以用自信但謙虛的方式表現,謙虛或許出於一種重視人際和諧與相處的個人目的;但傲慢不同,當我們想要用傲慢迎接別人時,我們在乎的是一種權力分配上的關係,我想要我不削、我不在乎,讓你知道你比我低一階,我不僅僅比你好,我比你更應該擁有講話的權力、詮釋事情的權力、甚至被人關注的權力。所以說傲慢是一種在人際關係的看待上選擇權力比拼優於親和。

    傲慢為什麼那麼常見,或許可以說,我們心智的自然偏見已經幫我們打下基礎了。但優秀下,要選擇謙虛還是表露無遺,那就關乎你在看待人與人相處時,你是權力階級意識上身,還是用愛與和平觀看世界了。但很不巧,我們的社會從話說成功,或是批判實事,都愛以階級意識來評斷優劣,有錢卡司好實在習以為常。我們愛上位者比愛下位者多一點,我們幫上位者吹捧,比愛幫下位者安撫來的多一些。因為追求階級流動,所以愛用階級觀看世界,那有時候不小心就會流露出我比較好的姿態,而傲慢只是維護這個姿態投射自己篇好的小手段而已。

    你可能很討厭傲慢的人,因為他就是一副我比你優秀懂得多的姿態,但有時候難免在成長的社會環境圈養之下,以及自己想要比較好的內在需求、搭配那習以為常的人性偏見,我們也愛用傲慢的態度去面對人。

    參考文獻:
    Self-serving bias. Myers, D. G. (2012). In J. Brockman (Ed.), This will make you smarter.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Fetterman, A. K., Robinson, M. D., & Ode, S. (2015). Interpersonal arrogance and the incentive salience of power versus affiliation cues.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9(1), 28-41. doi:10.1002/per.1977

    ----

    引自: http://www.pinsoul.com/blog-zh/2017/7/6/1

    回覆刪除
  8. 凡事都很敏感,總是造成我們內心的傷痛嗎?

    敏感是我們對事物的感受產生能力,我們對敏感的人會覺得,他什麼事情好像都會產生感受,很多事情都會察覺,很多事情都會影響到當下的心情。我們很少會覺得敏感是一種天生的心境的餽贈,多的時候只會覺得敏感的心讓我們苦惱,讓我們常常陷入情感的糾葛,與衝動的反應。

    心理學上有一種描述在情緒上時常產生負面情緒的狀態,我們會稱這種人在情緒的敏感度過高,他們很容易對事物產生內心的反應,而且通常是負面的,有時候過分的敏感於事物,讓我們會時常陷入混亂與沒有方向,而在情緒上也常常在焦慮不安中擺盪。

    所以對你來說,擁有一顆敏感的心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是災難還是生命之所以精彩的能量呢? 多數敏感的人都會陷入快速產生反應的心境之中,或許不會展現在言語上,但肢體語言可能顯而易見,可能動作變大,表情變糟,甚至會做一些自己會後悔的事情。 但有時候很弔詭,那些很敏感的人,或是你自己,通常是別人心目中的知心者,因為你感受比較細膩,知道會比較多,所以你是一個知道別人一舉一動是為何事的人。所以換句話說,敏感的人或許會容易產生讓自己痛苦的心情狀態,但一方面有事大家渴望的良善特質,因為敏感代表我們有善於瞭解別人的基礎,善於觸發感動的潛能。

    有時候敏感的人需要大家的引導,需要有一個能夠引導他將敏感而獲得的內心訊息,轉變成充分理解的潛能的人。這也顯示了敏感的人更需要一個能詮釋生活與理解生活的人,這樣敏感的人會將敏感這件事情作為理解別人的能耐,而不是變成一種折磨自己的詛咒。

    當我們敏感於生活中的事物時,我們很難不忽略一些小細節。很多事情都成為我們生活中的訊息,這些訊息會進到我們的腦海裡面,佔據我們的心境,讓我們心情時而高時而低,因為我們詮釋訊息的方式不一樣,但為什麼敏感的人常常把事情詮釋成負面的呢?這或許是因為敏感的人總是會表達自己的觀察,與發現,但這些發現不一定是別人有感受到的,而這個落差會導致我們無法真正地了解到那些我們接收的事物。因為無法了解,所以只好自己去想原因,但我們總習慣於生活好比“無風不起浪”,就是因為有感應到什麼事情,所以一定是自己做了什麼,如果是做好的事情,我們會很自然融入氣氛,很少會覺得怪怪的;但如果是做了不好的事情,我們則是會常常接收到一種曖昧不明,模糊難解的訊息,所以那些讓我們敏感知覺到,但有搞不請楚的事情,可能總是不好的根源吧!

    就因為我們敏感的接收,容易把事物歸類成不好的事情發生了,所以我們因為敏感的性情而容易深陷困擾之中。但就如前面所提的,敏感這件事情,也可能是我們生活的利器,他代表我們諸多事物有意識地覺察,只要有我們能夠正向地詮釋我們接收到的各式資訊,我們可以因為敏感而變成我們內心的資產。正念的態度或許是一個方法,也就是我們用接納不帶評判的方式去接收訊息,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式讓敏感轉換成一種面對世界的力量。或是我們嘗試用比較寬大的世界觀,去找到每一件事情的定位,保持一點距離,讓敏感的心有空間找到各自的定位,或許也是讓敏感轉換成力量的方法。

    或許很多人對於世界總是很敏銳,敏感的心讓我們擁有感受,但同時也常讓我們深陷痛苦,尋找到一種平衡的方式,保有敏銳度,但又不因此備感壓力也是我們生活中一件長時間需要調適的事情。

    -----

    引自: http://www.pinsoul.com/blog-zh/2017/2/23/1

    回覆刪除
  9. 就算再激動,也要試著把自己的觀點放一旁,聽聽別人說什麼...2017年8月1日 下午6:54

    就算再激動,也要試著把自己的觀點放一旁,聽聽別人說什麼...

    我們時常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們渴望別人能聽見我們在說什麼,而且不僅是說了什麼,而是說的事情的核心與價值是什麼。因為我們所講的時常是我們在乎的,是我們重視的,如果身邊的人沒有在聽那我們內心會感到無比失落。反過來,別人也會時常這樣想著自己,我們有時候在這種氣氛之中相互爭札,我想要多說一點,表達得更清楚一點,而對方也想要多說一點,表達得更透徹一點,而這一來一往常常也像是各說各話。

    所以在一段對話之中,保有同理的姿態並不容易,甚至是一種挑戰,因為當你接收到你不喜歡、不認同、或是不在乎的內容時,你的快速反應一點想表達些什麼,表達一些你的立場,你也會快速地發現自己的心情變化,而專注在如何解決自己的心情起伏。但時常就在這樣的轉換之中,我們開始沒聽別人講話,應該確切的說,是沒去試著理解,對方說出這些話的原因與本質是什麼。

    為什麼嘗試著探索別想講這些話的原因是一件需要被經營的事情呢? 因為從生活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本來就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觀點,你有時候觀點會與人共鳴,有時候不會,這也是相當正常的。但每個人選取一個觀點,都有其想法的背景與情境,他或許接觸到了什麼、過去有了什麼經驗,導致他採用了某種觀點。所以當你聽到了某種說法,你也可以在這種說法上打轉,與他爭辯,但你也可以試著去了解他的說法的來源是什麼,而這時候你或許會發現某一種觀點的出發點是什麼,你也會知道:原來,他是站在了這樣的經驗與立場上,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說詞啊!

    那為什麼瞭解一個想法的來源,比起爭辯哪一個想法比較好來的重要。最主要是因為瞭解一個人想法的來源,你才能真正體會他的處境,已經因為處境所導致的決定,而或許有不同的處境,就會有不同的想法,而你與對方想法上的差異,有時候並非哪個想法比較好的原因,而是在不同的成長與經歷之中,每個人可能會被形塑的選擇有所不同。也因為你站在一個人成長的歷程中去觀看想法與價值觀這件事情,你會平緩自己的情緒,用溫和的狀態去接收對方的故事。而你的生活也會因為聽到這些觀點的來源,而變得立體、複雜與多元。

    嘗試瞭解一個人想法的來源,或我們稱的脈絡,是需要練習的。有時候我們需要提醒自己要不斷的自我覺察,開放地感受自己的情緒,與心情;覺察的方法可以是對腦袋裡的想法,或是觀察自己的反映方式。當然,覺察的提升有助於你轉變成一個好的聽者,先聽別人說,澄清別人的想法脈絡後,再談談自己的想法。而要讓自己靜下心來去聽的方法,就是先懸置自己的判斷與不信任,把自己腦海中迅速產生的觀點與價值觀先放在一旁,因為這些反應雖然沒有不對,但卻會阻擾你去深入瞭解一個人過往歷程的嘗試,而沒辦法深入瞭解,也就無法培養開放地面對多元的價值與觀點。聽到了許多訊息後,我們可以稍加反思,用寫的、用與人討論的方式,去檢視自己的觀點、心情與對方的差異,你或許也會發現這樣的練習對自己的心境有一種療癒性的實踐。

    ------

    引自: http://www.pinsoul.com/blog-zh/2017/2/9/1

    回覆刪除
  10. 年關將近,也必須學會壓力的科學解決方案..

    現在科學上會如何討論因應壓力這件事情。

    大多數時候!或許應該說幾乎各式各樣的壓力,都來自於內心的狀態影響,所以除了運動外,從內心發展出來的壓力解決方案或許應該要對壓力的調適更有幫助,你只需要找到你自己的內在力量,發揮優勢,很容易找到可以協助你自己的策略。參考我們Niemiec博士的新書我們會許可以找到一些建議。

    第一:請瞭解什麼時重新框架觀點。 在心理學裡面時常討論的心智因應技巧之一,就是所謂的重新框架(reframing),你就想像自己過去可能用某種法則,某種濾鏡,某種觀念去看待事物;而重新框架就是,無論你是否有意識,你嘗試用新的角度去解釋事情,去看待那些負向的經驗,而且當然不會是用另一個負面的觀點去重新詮釋,而是使用比較中性或正向的觀點去重新看事情。提醒自己要用新的方式去看事情是重要的訣竅,你需要平息自己的情緒,嘗試思考看看自己面對處境可能會帶來的好處是什麼,而自己又可以在看似很糟的狀態中找到什麼樣的正向根源,平衡地找到每一件事情的利與弊。

    第二:了解到放鬆是需要學習的。很多人都以為自己懂得如何放鬆,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有些人透過運動來放鬆,有些人透過伸展、有些人透過呼吸、有些人可以用想像、有些人甚至需要別人引導才能達成。但重點是,放鬆需要學習,而學習的重點就是練習,你需要找到一個廣為人知的放鬆方式,然後不斷地去強化它,強化到每當壓力來時,你懂得拿來調整自己的狀態,讓自己恢復到平靜。例如練習呼吸一樣,你需要練習到呼吸真的可以在你的調整之下達到規律,然後呼吸的調配真的可以讓你的身體恢復平靜時,呼吸這種放鬆方式也才能真的達到你想要的壓力因應效果。

    第三:尋找到你可以投入的個人優勢。...

    第四:練習正念(mindfulness)這件事情。近二十年正念的心理學研究蓬勃發展,毋庸質疑的,正念已經是廣被接受的壓力解決方案之一。正念有兩個重要的核心,就是對於注意力的調配,以及覺察的練習;另一個就是對於開放接納價值觀的重視,對於生邊事務練習用更開放包容的方式去感受,不批評與不評價。要訣在於把這兩點記在心裡提醒自己,然後花時間去體驗這兩點跟自己生活間的關係是什麼,而想要對正念比較快掌握的方式,當然是透過專業引導下,加上逐步的練習。

    第五:尋找到你真實的價值觀。...

    第六:修正你生活的規劃。...

    第七:想想看什麼是感恩。很多人是因為要求太多、批評太多所以世界是黑暗的,生活壓力自然產生於身心上,所以你或許應該了解,在你的生活中感恩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你會不會已經很久沒有想想看,到你在自己的生活中什麼事情是你特別感激在心,特別覺得珍惜,特別覺得感動的呢?感恩是需要練習的,也需要提醒自己去在生活中體驗的。

    第八:書寫一些肯訂自己的話,或是書寫一些你生活中的寶貴經驗。有些事情你想到會笑,你就算沒有自信的時候,你依然覺得很針對,這些事情你會很肯定地告訴別人,他是你生命中重要的一部份。所以這些事情就是能讓你的生活變珍貴的內涵,而書寫是最佳記錄下來的方式,你可以嘗試把這些事情寫下來,爸它轉換成自己寶貴的故事,而用好的述說方式描繪一切,你會找到原來你生活中有那麼多寶貴的經驗,你不經過書寫時的沈澱與細嚼慢嚥你有時候不會發現。

    第九:調整自己內心失衡的狀態。有時候你會太著重在去強調某些概念,某些觀念,某些你覺得才是對的方法,而這個時候你會因為總是做不太到而感到難過與焦慮不安。這也顯示你在觀念與價值上已經失去平衡了,生活是可以稍微多元一點的,有時候你可以擇善固執,有時候你也需要稍微放鬆地去看待世界一下。

    第十:寬恕這個世界。寬恕是你把內心怒火與糾葛放下的方式,剛好你內心的怒火與糾葛是生活中壓力的來源之一。因為你很在意某件事情,所以你糾葛在上面,但練習寬恕,重新找到你能接納對方的方式,你會將自己的經驗修整一番,把那些你生活中揮之不去的陰影,透過放手的儀式減少壓在自己身上的力量。寬恕需要提醒自己,需要認識、也需要練習。

    以上的解決方案,是很科學的,也是心理學投入大量心力研究的成果。如果你在尋找壓力的解決方案,或許從心態上著手也是很重要的方法。

    ------

    節錄自: http://www.pinsoul.com/blog-zh/2017/1/25/1

    回覆刪除
  11. 跟自己沒做成朋友,我就是自己最壞的敵人

    我們時常反覆思考自己生活中的諸多事物,文學家、藝術家或是心理學家可能會把這種狀態稱為反芻。大多數的時候我們的反芻,都有其目的,對未來我們擔心還沒發生的事情,想要在腦海中演練一番;或是對於過去的事情,想著如何能改變有多好多好,以及過去怎麼會發生某件事情。而這些都是我們常常反覆思考的事情。

    有些反芻是有建設性的,透過想我們把事情變得更透徹,但有些反芻是沒啥建設性,時常是一種情緒上的維持與浸潤,讓我們可以逃離眼前的事物。由時候反芻涵蓋著自我批評,形成某種在腦海中的批判聲音,少數時間鞭策自己,但大多數時間是折磨自己。當我們不斷透過過去的錯誤來折磨自己時,我們很難放手面對未來新的事情,或許你會感覺到有一個過往的幽靈在追蹤自己,打擊自己的自信心,強迫著自己放棄,強迫著自己沈浸在沮喪之中,讓一切時間能停在這裡,不用想未來那些不再確定的事情。

    對於那些過往的事情,我們在腦海裡一遍又一遍地叫出來,然後再用這些責怪自己,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懲罰儀式,而這種自我懲罰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或目的,就是一種屬於自己的經驗,擺脫不掉、捨不得,去不掉,但又無法重新看待的狀態。這種無目的,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腦中想法與影像,迫使我們走向錯誤的選擇,因為覺得自己很差、覺得自己好像做不好、用過往經驗做為佐證,讓我們無法重新調整自己,面對可能變動的未來,我們會用不斷招喚這些經驗,來逃避可能會發生的。因為自己不太好,所以我們縮小自己的選擇、反應與行為,最終窄化自己的視野、見聞與態度。所以很多人成了讓自己在自己的小天地中,能表現最好就好,但卻在別人看待你的責任心上大失所望。

    我們總想著別人該如何如何,那自己呢?如果你希望大家都有所改變,那為自己負上責任是何等重要,你反芻在那些無法改變的自我批判想法中,還是你能夠問問自己如何下一次再碰到,我還能夠做出什麼更好的選擇呢?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自我批判的影子,他們是你內心罪惡感、不安焦慮、與困惑的來源,而如果你想著要過著更好的生活,那他們鐵定是你通往更好生活的敵人,所以你自己就是自己的敵人,不需要又壞人出現,或許你的內在懷疑、忽略、輕視、與自我批判的狀態就是控制你生活的不良份子。所以當你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好高騖遠地想要改變世界,而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扛起自己腦海中的責任,找到餵養自己能量的來源,支撐自己信念的態度,跟自己做成真正的朋友,或許才是你走向你想要生活的方式。

    ------

    引自: http://www.pinsoul.com/blog-zh/2017/1/20/1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