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大家一個問題:「菩提心又不是我現在的次第,為什麼我還要提早為它做準備?」
你會怎麼回答呢?
福智人請這樣回答:「如果你要追求的是大乘果位,那麼你就需要將往後的大乘法類弄清楚,將它作為宗旨,這樣你眼前所學修的,即成上士道發起的前行。」
當你成為菩薩,你將受持菩薩律儀,而第一條,就是不能為圖自利,稱揚自己、損毀他人。
並且為了生生世世不離菩提心,你必須斷四黑法,依四白法,而在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不能譭謗菩薩,並且於一切有情起大師想、修清淨相、讚揚功德。
這其實是很困難的,就算你已經有菩提心,在未斷煩惱前,仍有違犯的危險。
所以有鑑於此,《修心七義》便為尚在修心的修行人,提早設置了十八條「修心三昧耶」,幫助我們提早開始守護自己的心,第五條和第六條分別是:
「勿說缺支節」→不討論別人的過失。
「莫思他人事」→不應觀察他人的過失。
《掌中解脫》提到,對別人一味尋過,自然連大師佛陀也不免有過可責。如此一來,難免會造成輕蔑、譭謗等過失,所以不要揀擇他人的過失。
觀功念恩,就是幫助你守好這些三昧耶的方便善巧,不要小看它,更不要覺得它是沒有根據的!
那你問:「你說觀功念恩這麼有用,那它對其他條三昧耶為什麼看起來幫助不夠直接?」
所以我才說“觀功念恩助攻修心”而已,拿自他相換或同理心理解它的人,可能要再多了解一些吧。
OMAK小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